【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6月24日訊】雲林縣水林鄉蔦松地區原本有一處廢墟,透過藝術家結合在地特色,與村民共同設計、彩繪、雕塑,進行改造,變身為美輪美奐的社區公園,由於該處就位居村落的中心點,於是就命名為「中央公園」。
獨特的雕塑創作「牧童與黃牛」,由馬賽克拼貼而成,紅磚做成的不規則鋪面、休息座椅以及烤肉架一體成形,這是位在雲林水林鄉蔦松社區中心點的「中央公園」,很難想像,以前是一座像垃圾場的廢墟。
水林鄉松北村村長 陳永祥:「以前是空地啊,都放一些垃圾有的沒有的。」
水林鄉松中村村長 林勝郎:「現在整理成這樣,環境很舒適,村民都誇獎。」
水林鄉松西村村長 洪榮順:「比較乾淨,比較清幽。」
水林鄉公所邀請社造有成,台南土溝村藝術團隊駐村,進行社區空間藝術改造。特別聽取居民的意見,留下兩顆老樹成為天然涼亭;另外,為了突顯早年當地大多數村民從事磚窯建築的背景,特地使用紅磚,做為主要建料。而自家前院成為公園的居民,也成了維護公園的管理志工。
水林鄉中央公園管理志工 吳耀輝:
「我們家住在這裏,這裏變得比較熱鬧。」
「不會難管理,樹本來就比較會掉葉子。」
完工後的公園,過往遊客駐足觀賞拍照,雕塑創作「牧童與黃牛」成為蔦松杜區的地標。
水林駐村藝術家召集人 陳昱良:
「希望遊子看到這一組作品,能讓他知道說以前的老一輩的長輩、父母也好,是這樣子耕耘土地,把他們帶大的。希望能讓他們能對於自己的家鄉,能有更多的關心。」
打造整體的亮眼效果,緊臨的檳榔攤,一併做了彩繪處理。社區空間藝術改造,落實與當地居民的合作,打造出藝術與實用性兼具的休憩空間。
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
|